4807
  單位:元
  5524
  6604
  7525
  8400
  20092010201120122013
  單位:億斤
  1142.741127.72
  1108.5107781087.42.
  20092010201120122013
  新農保參保率
  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80元,重大疾病保障病種擴大到35個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解讀(上)
  河南碗要端河南糧
  【新亮點】2013年,我省糧食生產剋服嚴重自然災害,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42.74億斤,比上年增產15億斤。至此,我省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10年增產,連續8年超1000億斤,連續3年超1100億斤。
  【新目標】中國人吃飯要靠自己,河南人吃飯更要靠自己。大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是我省穩定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一個重要基礎性舉措和保障性措施。到2020年建成6000萬畝以上高標準糧田,設計產量年畝產2000斤以上,產能達到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確定的1300億斤以上。
  【新路徑】保糧田,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住,把糧田控制住,將高標準糧田劃定為永久性耕地,保護日益稀缺的耕地資源,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保產量,運用科技成果,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災減災能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效益,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通過提高土地規模經營水平和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增加種糧農民收入。
  省人大常委會已將我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列入2014年至2018年地方立法規劃,通過立法加以保障。③9(本報記者胡心潔)
  四大工程讓農業有奔頭
  ●糧食增產生力軍
  【抓手】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
  【目標】今年新建高標準糧田900萬畝
  【事實點擊】“高標準糧田確實高!”種了一輩子地的西平縣農民李祥國告訴記者,過去村裡的地也就能收個五六百斤麥子,現在畝產都在1000斤以上。高標準糧田的麥子品質好,一斤麥子能比普通小麥市價貴上1毛多。
  【點評】當前,農業生產已進入高成本、高風險、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青壯年勞動力緊缺的“雙高、雙緊”階段,從我省實際看,依靠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糧食產量的空間越來越小,必須著力在提高耕地質量和單產上下功夫,通過加快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強化科技支撐、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等,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③9 (本報記者黨文民)
  ●農業效益“放大器”
  【抓手】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
  【目標】今年再建設20個以上示範性農業產業化集群
  【事實點擊】2013年,我省認定139個農業產業化集群,白象食品、好想你棗製品、雛鷹農牧、思念速凍食品、鄭州聚豐水產、金星啤酒等集群成為現代農業產業的“排頭兵”。
  【點評】建設農業產業化集群是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構建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新型農村生產關係的迫切要求。我省將以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發展具有競爭力的重點產業集群。③9(本報記者黨文民)
  ●“大菜園”和“後花園”
  【抓手】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
  【目標】都市生態農業開好頭,起好步,補充城市菜籃子、優化城市環境的同時,為市民提供休閑觀光的去處。
  【事實點擊】每到棗子成熟的季節,新鄭薛店、孟莊等鄉鎮大大小小的棗園裡都聚滿了前來打棗、郊游的人們。以紅棗生產、紅棗加工、休閑觀光等為主的棗產業,成為新鄭市的閃亮“名片”。
  【點評】都市生態農業作為一種新型農業業態,它的發展要開好頭,起好步,離不開政府的規劃與指導。
  我省都市生態農業佈局的重點是省轄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及有條件的縣城周邊,通過把都市生態農業規劃與產業規劃、城鎮化規劃結合起來,推動都市生態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三位一體”協調發展,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③9(本報記者黨文民)
  ●帶上“老鄉”共同富裕
  【抓手】“三山一灘”群眾脫貧工程
  【目標】抓緊編製實施伏牛山、大別山、太行山深山區扶貧攻堅與小康建設規劃和黃河灘區居民扶貧搬遷規劃,集中力量實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
  【事實點擊】大別山北麓的商城縣,每年扶貧專項資金有200萬元左右,但全縣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就有12萬多人,登記在案的貧困戶人口大約是3.2萬人,縣裡只能對貧困戶給予每人4000元的搬遷補助。
  【新年新舉措】扶貧工作也要創新思路,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突出“轉”,引導貧困地區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向市民轉變;突出“特”,宜林則林、宜茶則茶、宜牧則牧,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本地脫貧;突出“遷”,對難以就近轉移就業,又沒有條件發展特色產業的,進行整體搬遷。③9
  (本報記者黨文民)
  2013亮點回眸
  剛剛過去的2013年,我省“三農”領域亮點紛呈: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發展;農業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發展迅速,現代農業發展雛形顯現;農民收入增長較快,生活狀況顯著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改革持續推進,土地確權、集體林權、農村金融、城鄉統籌等方面的改革不斷深化,農村社會大局保持穩定。③9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著力夯實農業農村基礎,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著力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取得新進展,為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③9
  (本報記者高長嶺)
  預計2013年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元
  比上年增加近900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左右
  2013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達1142.74億斤
  比上年增產15億斤,連續10年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超千億斤
  2013年新認定示範性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
  蔬菜、瓜果、肉、蛋、奶等產量穩步增長,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6%左右139個
  2013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5萬個
  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7萬個,家庭農場總數超過1.6萬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
  2013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7500萬畝
  重大水利樞紐工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工程進展順利,病險水庫等除險加固、重要支流治理、小農水重點縣等工程建設扎實推進。南水北調河南段幹線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配套工程建設全面提速
  2013年森林覆蓋率達22.98%
  落實生態省建設規劃,實施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完成營造林564.2萬畝
  2013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 5000公里
  新建、改建橋梁3萬延米,改造農村危房23.3萬戶,新解決696萬農村居民及師生飲水安全問題
  新農合參合率
  村鎮銀行總數居全國
  第4位
  村鎮銀行新增14家,達到61家,實現省轄市全覆蓋
  糧食直補等補貼資金139.7億元
  製圖/劉競 資料整理/高長嶺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條條給力
  ●惠農補貼:“好鋼”用在刀刃上
  【會議亮點】調整優化補貼方式,逐步提高補貼的精準性和指向性,並探索形成農業補貼同糧食生產掛鉤機制,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把有限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新聞延伸】中央對我省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越來越高,2005年僅有5.3億元,2011年增加到15.92億元,2012年達到30億元,真金白銀讓這些昔日的“農業大縣、財政窮縣”有了更足的種糧底氣。
  【新年新舉措】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現農民增收與糧食增產同步,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積極推動新增補貼向糧食生產大縣、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按實際糧食播種面積或產量對生產者補貼試點。③9(本報記者盧松)
  ●政策帶動:吸引社會資金為農業“輸血”
  【會議亮點】農業是弱質產業,必須加大投入扶持力度。要持續加大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通過貼息、獎勵、風險補償、稅費減免等措施帶動金融和社會資金更多投入農業農村。
  【新聞延伸】2013年,我省通過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共吸引社會資金15.9億元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效提高了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新年新舉措】強化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職責,將涉農信貸投放情況納入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和綜合考評體系,保障縣城金融機構存款用於農業農村貸款比例不低於70%。③9(本報記者盧松)
  ●打通渠道:農民“買”“賣”不再難
  【會議亮點】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減少流通環節為目標,努力搞活農村商品流通。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廣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直供直銷等現代模式,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新聞延伸】2013年12月23日,省供銷社農副產品產銷對接項目投入運行。項目通過信息平臺與專業合作社進行生產與市場的快速對接,為入網專業合作社農副產品銷售提供網絡交易平臺,進而實現農副產品的順暢銷售。
  【新年新舉措】加快產銷區大宗農產品現代化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爭取5年內分批建設100個農產品物流園區。充分發揮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州棉花交易市場的作用,積極推動大宗農產品期貨交易品種開發。③9(本報記者盧松)
  ●源頭治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會議亮點】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管制、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新聞延伸】2013年鄭州蔬菜等農產品檢測合格率再次位居全國首位。鄭州市率先在全國實行的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逐步延伸到肉、禽、蛋、魚、瓜、果、奶等農產品。
  【新年新舉措】通過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通過控肥、控藥、控添加劑,規範農業生產過程,把住農產品生產安全關;通過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快培育優質食品品牌。③9
  (本報記者盧松)
  □策劃朱夏炎趙鐵軍
  □統籌張光輝
  □執行李曉瑋陳 茁
  □版式劉 競  (原標題:糧食要安全土地要穩定農民要體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v68pvzg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